我其实并不喜欢感伤,因为一旦对于过往事物有了不舍的情节便说明我对之产生了情感,无论这种情感是好是坏,都意味着我会因为这件事而泪流痛心。
生活不太有宁静的时刻,是因为我们接触的人太多,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制造出不一样的色彩。
若是一成不变,这生活可不会太过于单调乏味了。
平静的生活是我的欢喜,动荡的生活也不是我的想象,我更希望每一天都能有不一样的精彩,不说再见,就这么看着彼此,熟悉的风景环境,就很美好。
一阵风吹走了三年的生活,思绪飘零无所依靠,大抵是为了当下生活而感伤,又或者是为了前途的迷茫而悲哀。
都说对未来的抗拒是因为害怕未来,对未来的一切都没有做好准备而导致的,我认为这话有些绝对了。

我们忙碌于生存,忙碌于奔波,却忘记了理想的本来色彩,对于万事万物,我们不要太过于纠结,相处的时光不算短暂,共同经历的事情不算无趣,那便足够了。
去远方,是儿时的梦想,现在,却想要回到最初的地方,说来也是可笑。
越是行走他乡,越是与家人久别,就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父母在不远游”的真意,不论此刻所在的地方多么繁华热闹,多么绚丽多彩,那一颗悬着的心也只有到了家里才会安放下来。
说这么多,无非是对自己从一个学生真真正正地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人身份上的无所适从,昨日的场景历历,明日的场景又不得而知。

不忘初心 励志前行
但我更加坚信,一个人只要有信仰,有理想,那么就不会迷失自我。
因此多读书是有必要的,读党史,读新中国史,读改革开放史,读社会主义发展史,多一些学习,方能明白当下生活的美好,方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定信念,也能给予自己更为强大的力量。
我们当下所遭遇的困难与之相比,判若云泥之别,前辈们都未曾放弃,我们又怎么能够因为当下的一点挫折便大言放弃呢。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